何谓新时代劳动教育之“新”
2022年05月13日 08:56:29 作者: 来源:中国教育报 审核:
呼和浩特,学生在“责任田”里收获黄瓜
笔者曾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有过一种即兴的解释,其主要意思是三句话。
“一曰‘旧+新’,继往开来之谓也。”也就是说,新时代劳动教育虽有继承性,但又必须是继往开来、推陈出新的,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有新的内容与形式。比如,我们不排斥“学工学农”,但要知道,今天的“工”和“农”都已经智能化了,与原来已有天壤之别。
“二曰‘表+里’,形神兼备之谓也。”如果不去追问劳动教育的灵魂是什么,劳动教育就会只流于形式。新时代劳动教育一定要新时代的精神气质,一定要追求劳动教育的“魂”——劳动价值观教育、劳动过程里的真善美等。
“三曰‘内+外’,风气之变之谓也。”这是说,劳动教育必须和整个社会的改造结合在一起。如果社会不改造,社会并没有对劳动者的尊重、对劳动成果的尊重,或者分配制度不公平,光靠学校单独承担劳动教育的责任是没有希望的。只有全社会都尊重劳动、劳动者,劳动教育才会有坚实的社会基础。学校里的劳动教育,至少要和家庭、社区建立密切联系,形成教育合力。
何谓新时代劳动教育?这是一个时代之问。
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,一直提倡劳动教育,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。站在21世纪的今天,我们重提劳动教育,理应与时俱进。换言之,今天的劳动教育,一定是、也必须是“新”劳动教育了。
笔者曾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有过一种即兴的解释,其主要意思是三句话。
“一曰‘旧+新’,继往开来之谓也。”也就是说,新时代劳动教育虽有继承性,但又必须是继往开来、推陈出新的,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有新的内容与形式。比如,我们不排斥“学工学农”,但要知道,今天的“工”和“农”都已经智能化了,与原来已有天壤之别。
“二曰‘表+里’,形神兼备之谓也。”如果不去追问劳动教育的灵魂是什么,劳动教育就会只流于形式。新时代劳动教育一定要新时代的精神气质,一定要追求劳动教育的“魂”——劳动价值观教育、劳动过程里的真善美等。
“三曰‘内+外’,风气之变之谓也。”这是说,劳动教育必须和整个社会的改造结合在一起。如果社会不改造,社会并没有对劳动者的尊重、对劳动成果的尊重,或者分配制度不公平,光靠学校单独承担劳动教育的责任是没有希望的。只有全社会都尊重劳动和劳动者,劳动教育才会有坚实的社会基础。学校里的劳动教育,至少要和家庭、社区建立密切联系,形成教育合力。
如何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之“新”?可以有两方面解释。第一个解释是,时间刻度上的新。新与旧相对,当前我们开展的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变了,劳动教育本身也应进入新时代。第二个解释是,由于时代背景变迁,所以劳动教育的形态、内涵也在更新,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实践原则必然会发生变化。这两个方面也可以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要点,即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历史意义之新、教育目标之新、实践原则之新。
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历史意义之新
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历史意义之新,与我们对新时代之新的理解密切相关。
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,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。在新时代,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“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”转化为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”。
可以说,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。国际上通常将恩格尔系数,即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,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。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,若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高于60%则为贫困,50%—60%为温饱,40%—50%为小康,30%—40%属于相对富裕,20%—30%为富裕,20%以下则为非常富裕的国家了。2021年,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.8%,在一定意义上,中国已经进入了“富裕”国家的行列。当然,我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,与发达国家尚有不小差距。
进入物质丰裕的时代,个体需要也在发生转移,从基础生活需要转向更高层次的社会和自我发展需要。
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理论,个体在酒足饭饱即基础需要满足之后,其“优势需要”一定会向“高级需要”转移,如希望到公园散散步、到音乐厅听音乐之类。社会其实也一样。一个社会一旦进入“物质丰裕”的时代,很多东西都会变,比如说教育。教育永远都有社会筛选的功能,永远都要教人赖以谋生的知识、技能,因而具有工具性价值。但是随着社会富裕水平提升,慢慢地这个工具性价值的重要性就会逐步下降,而同时冉冉升起的,是人们对于教育本体性价值的渴求。今天你用学习好可以“跳龙门”、学习不好“将来没饭吃”的旧逻辑,已经很难说服一个生活优渥的孩子去努力学习了。换言之,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、教师将教育视为帮助孩子找寻学习的内在乐趣、追求个性自由与创造性、求索人生意义的事业。这一趋势虽然现在好像只是朝阳,刚刚冒点头,但从现在起将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会从教育的“饥饿逻辑”“谋生逻辑”里走出来,接受这个新的“本体逻辑”“意义逻辑”。
今天,为什么我们要开展劳动教育?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在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中明确,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,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、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。一段时间以来,由于我们对劳动教育的忽视,有的孩子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,甚至出现了幻想不劳而获、对劳动者不尊重等现象,加强劳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。在新时代,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有历史的继承性,但应该更多着眼于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——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意义,对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意义,对于促进儿童在现在与未来通过劳动获得人生意义的价值。故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理由,主要不是工具性“饥饿逻辑”(学个知识、技能去“讨生活”),而是本体论的“意义逻辑”(劳动让人生更有意义)。
因此,劳动教育应当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的一部分。“全面发展”作为马克思关于教育目的的一个最经典的论述,大家都耳熟能详。然而,这个重要概念长期被片面理解——全面发展似乎就是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,样样都要强,其结果是学生、家长、教师、社会都越来越累。为什么要全面发展?全面发展背后的东西更重要。人之所以要全面发展,是因为全面发展能够实现人的个性自由。马克思在描述共产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时候,曾经说过一段非常浪漫、非常经典的话:“在共产主义社会里,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,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,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,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,明天干那事,上午打猎,下午捕鱼,傍晚从事畜牧,晚饭后从事批判,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、渔夫、牧人或批判者。”意思是,由于社会造就了全面发展,当我要去劳作、去创造、去思考时,我就已经具备这种超越社会分工的局限、自由实现学习或工作目标的全面能力了。全面发展固然要求发展的全面、均衡,但又决不是钢琴、舞蹈、足球、国学什么都来一点,而是要通过教育让学生的自由个性能够在现在、未来得以完整实现。在这个意义上说,“面”上的全面发展只是工具性的发展目标,而自由个性的实现才是更根本的教育目的。
以此观之,劳动教育最重要的意义,当然就在于劳动过程能让孩子体会到人的自由、创造、美好,环境是自己可以掌控的、社会是可以改造的。他是这个世界的主人,而不是奴隶;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,而不是奴隶。美好的社会以及个人生活都可以通过努力,通过辛勤、诚实和创造性劳动来实现。在劳动中,孩子们能发现自己生活的意义,能够发现劳动世界的真、善、美,发现劳动能够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……如此等等,都是劳动教育的“积极意义”方面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,是因为唯有优质的劳动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健康自由发展、回应新时代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”。
劳动教育的历史意义之“新”要实现,就不得不要求劳动教育实践形态之新——也就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之“新”、实践原则之“新”。
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之新
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是什么?当前,劳动教育在对教育目标进行具体分解时,有两个重要的命题要予以特别关注。
第一个命题是,劳动教育的内容一定要体现新时代特征。
进入新时代,劳动的形态已经有了三大重要变化。
第一个变化是,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,脑力劳动或智力劳动占据主导、核心地位,与体力劳动、生产劳动一样,在社会发展中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,一样光荣、崇高、伟大、美丽。中国在高科技上被人“卡脖子”的今天,劳动教育一定要在强调动手实践的同时,告诉孩子脑力劳动的极端重要性、科学技术发展的极端重要性。必须让孩子们知道一个常识,我们之所以要努力学习、努力发展科学技术,需要明确的是,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劳动者从繁重、枯燥的体力、脑力劳动的折磨中摆脱出来,即劳动创造美好生活。
第二个变化是,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劳动越来越重要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(gdp)比重稳步上升,由1978年的24.6%上升至2020年的54.5%,上升了29.9个百分点。如果以许多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70%为参照,未来我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还会进一步增加。这也进一步说明“生产劳动”概念本身已经越来越无法等同于“劳动”概念本身。
第三个变化是,复合型劳动越来越重要,也越来越普遍。放眼世界,劳动的形态划分已经不再条块分明,第一、第二、第三产业往往交叉叠加。比如,城市郊区的采摘园既是第一产业(种植业),又是第三产业(旅游业),与之配套的种植设备还涉及第二产业(工业)。因此,今天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认识劳动形态的新时代特征,还必须引导学生加强跨学科学习,为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做准备。
第二个命题,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命题,就是新时代劳动教育一定要高度关注劳动价值观的确立,即在劳动教育中设定真、善、美等价值目标。
前文讨论的劳动形态之变,已经内涵了许多劳动价值观的问题,诸如如何正确看待体力劳动、脑力劳动,如何看待第一、第二、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变动,如何看待“低端”服务业的贡献,如何认识劳动世界里的性别平等,等等。这些劳动领域的新课题,都需要新时代劳动教育予以悉心回应。
在具体教育实践中,高等教育、职业教育需要特别强调专业、技术、职业能力养成的劳动教育,而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教育则要将全面发展的人格养成作为首要目标。其中最要紧、最核心的,当然不是某个具体劳动知识、技能的学习,而是将这些知识、技能的学习作为抓手去确立劳动价值观、涵养健康人格。简言之,学生可以不会具体的某项手工,但他一定得尊重、热爱劳动和劳动者。同时,劳动教育要体现对真、善、美的精神追求,为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收获与社会生活的美感体验。
此外,实际的教育生活并不像我们在逻辑上对教育目标的切分那样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泾渭分明。实际教育生活中的“五育”其实只有一体,那就是“教育”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一定要和其他教育融合实施。与此同时,劳动教育还一定要有真、善、美的教育成分和精神气质,因为唯有劳动教育与智慧生活建立联系,唯有劳动教育能够带来精神上的收获与社会生活的美感体验,才是这一代孩子、家长所真正期盼的“新”劳动教育。
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之“新”,一定要继往开来、与时俱进。当然,人民对优质劳动教育的需要,既要求劳动教育在目标设定、内容供给上是优质的,也希望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是精致、美好、有效的。这就需要我们努力确立劳动教育“新”的实践原则。
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原则之新
要实现劳动教育目标之新,就需要确立劳动教育新的实践原则。
第一个原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性原则。如前所述,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理由,强调的不是工具性价值而是本体论意义。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就在于精神人格的养成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,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,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,懂得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的道理,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、诚实劳动、创造性劳动。这一重要论断强调了劳动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。因此,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中之重,就是弘扬劳动精神。这在物质丰裕的社会尤其重要,当生活越是安逸,孩子们就越有可能失去劳动能够给人带来的精气神和创造性。
当然,凡价值观教育,包括劳动价值观教育,都会遭遇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。因此,要有效落实劳动教育的价值性原则,就需要另外两个实践原则——审美性原则、建构性原则。
第二个原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审美性原则。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的确立不能是命令式、指令式的。传统的德育、劳动教育往往是灌输式的、粗糙的,很难让学生入脑入心。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告别粗糙的内容与形式,转而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做审美化处理,以春风化雨的方式邀请、引导学生探索劳动世界。能够吸引孩子自发进入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现场,是教育有效性的前提。因此,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,要追求教育上的美感,让教育内容与形式都具有可欣赏性。
第三个原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建构性原则。劳动价值观教育要有效落实而不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,除了让劳动教育的内容、形式具有美感,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。所谓建构性原则,就是承认学生脑中对于劳动已经有一些认知、体验,而劳动教育就是创造条件让学生与新的信息资源发生关联,通过同化、顺应,不断修改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式,从而不断建构新的图式。在这一过程中,学生对于劳动的认知也会不断提高
总而言之,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有新时代的新气象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主张劳动教育审美化、让学生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去接受劳动教育,不仅是劳动教育的品质与实效提升的问题,也更能把握国家迫切需要教育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脉动。新时代劳动教育,要回应新时代对教育的新需求。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,就在于不断提升包括劳动教育在内的全部学校教育的品质,以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(作者,檀传宝,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)